最近兩場會勘行程,想到哪做到哪的公共工程,讓我搖頭嘆氣!
日前環河西路有社區跟我反應,人行道上所設置的公共車擋突然被拆除,造成許多車輛貪圖便利任意穿越,甚至晚上出現臨停車輛,社區前的人行道,瞬間變成一處夜間停車場。
政策不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經了解,才發現有民眾投訴人行道設置車擋不符合無障礙空間政策,市府只有配合中央政策受理清除。不過有些拆了,有些沒拆,令人不解。鴻源邀集工務局,保順里林葉成里長,周邊社區與中華民國殘障協會代表進行會勘,大家達成共識,在符合無障礙通行的距離下,重新設置車擋,維護社區民眾行的安全。
公共工程應該貼近民眾需求......
昨日為中正橋頭設置UBIKE尋找據點,再次進行場地會勘。網溪里滕嘉俊里長說當初中央營建署開拓環河道路時為地方設置一個藝術廣場原是美事一樁,但事前沒有與地方溝通,了解社區需求,結果造了一個無人使用的廣場,相當可惜。
見微知著,類似的公共工程,還有多少?!!從中央到地方該拋除本位,不然各唱各的調,不僅曠日廢時,缺乏溝通的過程,也浪費公帑犧牲民眾權益。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129003391-260405